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08:汇龙潭
2017年11月14日

“池上草堂”两三事

阅读量:1876    本文字数:916

杨培怡

1946年,我就读于“私立嘉定启良小学”,上课的教室在秋霞圃荷花池最西头南侧的“池上草堂”。这所临池的建筑像是一条船分了三个部分:中间是一大间教室、东头一小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西头一小间是一位女老师的卧室。教室门南,是一个像教室差不多大的,三面透风的木架棚。这是同学们课间踢毽子,跳绳等活动的常用场所。

木棚东边的枣子树下有一片不大的平正泥土地,那是男生们打弹子的不二去处。秋天在枣树下打弹子,有时一阵大风,有时鸟啄虫咬,枣树上会掉下几个枣子。捡到者老实不客气,用袖子擦一下,直接送入嘴里享用,枣子味道真不错,很脆很甜。

近年来,返乡必去那里看看。荷花池周围变化不是很大,池上草堂附近除了草堂外的那棵老枣树已经“寿终正寝”、那个木架棚早已不见外,其他格局基本不变,只是房间的功能变成了旅游景点。值得称道的是,园林管理员没有把枯死的古树刨掉,而是用水泥柱子撑着,给寻梦者留下了宝贵的原始形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人性化管理。

在池上草堂上课期间有几件事情,始终不能忘记:旧社会教师对学生违纪的处理,一个字“罚”!轻则原位罚站;重则“立壁角”(面壁罚站);再严重的就要被老师“打手心”了。个别凶的老师上课时带一根木制或者竹制“戒尺”用来威慑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班曾经有人被打得哇哇叫的。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当今,这位老师的饭碗恐怕保不住了

1948年,我上六年级时候,曾经和其他四五个同学一起,周末放学后被老师留下来,奉命用毛笔抄写一批名单。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代替别人进行了一次“参议员”的“民主”选举。这样的民主,未免也太不民主了吧。

还是1948年,当时我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儿童。可是有一天班上多了两位青年。俩人看来都有十七,八岁。大家都感到纳闷,怎么孩子堆里来了两个大人?那么高的个子,穿着短短的黄卡其布童子军军装,实在不相称。回到家中一说,家长马上给出了答案:那是逃“壮丁”的!

原来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节节败退,1947年出台了“抽壮丁”的征兵法案。除了独子,以及在校学生之外的家中男丁,都有可能被抽调应征入伍。一时间全国风声鹤唳,老百姓想出了各种方法逃避兵役,其中混入学校读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班就出现了两个青年。“池上草堂”的这些事,让我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