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的侯黄史迹
姚旭参
陶庵留碧
陶庵留碧,原名西林留碧,1645年闰六月,清兵大举南侵,江南人民不畏强暴,纷纷组织义兵,奋勇抵抗,嘉定兵民在侯峒曾、黄淳耀两位乡贤率领下高举义旗,抗击清兵。农历七月初三日城破后,黄淳耀偕弟渊耀双双自缢于幼时读书的西林庵内,血溅白壁,久留不去,每逢雨天潮湿气候,壁上会隐现出斑斑血渍。张鹏翀题词曰:“留碧”。后人为纪念他们英勇业绩,沈德潜、钱大昕、王鸣盛、张彦曾、陆珣等名士都曾先后为之题词作文。1962年6月,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来嘉定时,去西林庵瞻仰古迹,并重题“陶庵留碧”碑,作诗一首刻于碑阴,诗曰:“长虹碧血气冲天,爱国英雄继万千;且喜纪元新世界,翻天覆地换人间。”今“陶庵留碧”石埤一方矗立于上海大学嘉定校区计算机中心门前右侧。
明忠节侯黄两先生纪念碑
明忠节侯黄两先生纪念碑,坐落在嘉定镇汇龙潭东侧畔,高8米余,基座为正方形,周有铁链围栏,钢筋水泥结构。
1935年8月3日,县政务会议上,县长许次玄提议将“叶池”收归公有勒石立碑的同时,还提议集资建造侯黄两先生纪念碑,并在西城门立石童子碑,将锡沪公路(今称沪宜公路)上的练祁河桥命名为侯黄桥。上述四项提案,均经全体政务委员议决通过,并逐项过诸实施。
“明忠节侯黄两先生纪念碑”的建碑经费,由嘉定全县教职员工暨全体学生筹措捐资,据嘉定地方报纸载:即使贫寒学子亦至少每人捐助铜板一枚(注:三个铜板兑换一分硬币),以示爱国心。
1936年3月许次玄县长调离嘉定,具体工程由接任县长郭鸣鑫雇工督造,6月竣工,碑文由邑人黄虞孙(世祚)撰写,金坛吴契宁书。是年11月6日辛亥革命光复纪念日举行揭碑仪式。许次玄、郭鸣鑫两人被当时嘉定民众誉为爱国县长。侯黄两先生纪念碑,六十年来历经风雨沧桑,至今完好无损。
二黄祠
二黄祠,又名黄淳耀祠和黄家祠堂。坐落在东城门内盆山阁,(今塔城路普通小学大操场东南隅),坐西朝东向,祠堂后面原有一个荒芜的庭园。解放时,祠堂房屋已残破不堪,1978年由其后裔翻造成民居,只残留一楹破旧门房用以堆放柴禾。1994年普通小学从张马弄迁此,附近居民动迁,黄氏后裔亦迁出。该区域现为普通小学大操场,建议在原址上勒石树碑,以志纪念。
侯黄桥
侯黄桥,坐落在嘉定西城门外沪宜公路(原名锡沪公路)练祁河上。于民国24年(1935)7月15日竣工,8月3日举行命名典礼。抗战胜利和解放后屡经修缮拓宽,至今完好。(待续)
图为“陶庵留碧”碑。 摄影/陈明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