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3年0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闻聚焦
2013年01月29日

餐馆里食客一桌菜随意挥霍,低保户家中一盆菜吃好几天

“舌尖上的浪费”是谁之痛

阅读量:1231    本文字数:2979



记者 陆晓峰 管文飞/文

我们身边似乎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世界在各大餐馆,几乎没怎么动过的鸡鸭鱼肉被一股脑儿倒进了垃圾桶;另一个世界在低收入居民家中,一盘菜热了又热,就是不舍得倒掉。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让人心生苦涩。

大鱼大肉原封不动成垃圾

“每次吃到一半就吃不下了。”安亭镇的沈勇最近2个月参加了3场朋友的婚礼,提起饭桌上的浪费现象不停摇头,“先是一大盆红烧蹄膀,随后端上来鸡、鸭、鱼,一桌10个人其实已经吃得很饱了,正想着啥时候上最后一道水果呢,服务员又端上一大盘鸡肉,还说刚才是炖的,这盆是红烧的,不一样。”结果3个多小时的婚宴结束后,桌上的菜碗叠成4层,超过一半几乎没有动筷。南翔镇永丰会所经常承办婚宴,以前的负责人龚惠民告诉记者:“每次宴席结束后清理餐桌,就开始心疼,一只烤鸭才动了不到三成,就被扔进了垃圾桶,想想以前条件差的时候吃都吃不饱,哪里舍得这么浪费?”他粗略估计,以一桌菜2000元来计算,每桌至少浪费800元,一般农村喜宴请客都超过30桌,将近浪费25000元,“省下这点钱,还能办不少事!”

李亦雯在南翔镇中冶祥腾城市广场内开设一家日式料理店,开店不到1个月,她就感叹,以节俭著称的日本餐饮,居然也被食客们吃出了“中国式浪费”。1月24日,记者在这家饭店里看到,2个人吃饭,却点了10多碟的菜,最后剩下5碟吃不掉,干脆将酱汁恶作剧一般倾倒在这些菜上便结账走人;更有甚者,为了减肥,只把面汤喝掉,只剩下干巴巴的面和肉。浪费甚至还波及到了酱油上,“明明只需要半碟的酱油,顾客非要倒满溢出,好像不用花钱就无所谓。”记者看到,营业不到19:00,店里装泔脚的1个蓝色塑料桶已经快要装满。

不少饭店设定的最低消费标准也使得浪费现象更加严重。1月25日晚上,赵先生在一家饭店宴请亲戚吃饭,点完菜后,服务人员提醒他们一共消费了760元,没有达到包间最低消费800元的标准,只得又点了2个菜。临走时,赵先生发现后来上的菜压根都没动过。

记者走访了嘉定城区多家餐饮企业后发现,大多数饭店的包间都设有最低消费。“一般的包房不低于七八百,最大的18人包间至少需要消费1000元。”永胜路上“喜悦来”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有的饭店虽然没有明说包间需要最低消费,但点菜时服务员发现点得少了,就会暗示顾客。“有一次我在塔城路一家饭店吃饭,一家人点了几个比较实惠的菜式,服务员就再三向我们推荐所谓的特色菜,嘴里还唠唠叨叨个没完。”市民杨先生对记者说。

在单位食堂,浪费的风气同样存在。1月24日中午,记者在嘉定工业区一家设计企业看到,几个女员工吃完饭后,仍然留下了不少饭菜。杜小姐告诉记者:“我们的午餐是中央厨房配送的,每份的量都是固定的,对女的来说量有点大了,而且饭菜质量也一般。”

掉下的一粒米都舍不得扔

当有人在饭馆将整条几乎都没动过的鱼当垃圾倒掉的时候,有人却几年来都没吃过一条完整的鱼。浪费,那是嘉定新城(马陆镇)育兰社区居民陆祺新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浪费就是犯罪啊。”他说。

1月23日,身患骨关节疾病卧床的老伴想吃点荤菜,陆祺新打开冰箱,小心翼翼地取出了3块腌制过的草鱼,再烧个菠菜汤,这就是老两口一天的伙食了,“日子过得紧巴巴,这些年买鱼都是切块买的,整条太贵了。”

陆祺新和老伴现在每月退休金加在一起有2200多元,按说2个人过还算凑合,可老伴接连患上脑梗和骨关节疾病,以前退休金少的时候只能靠低保生活,“吃了整整6年的低保。”最困难的时候,刚把老伴从医院接回家的陆祺新发现,家里的水电费都缴不起了,“当时家里100多元都拿不出。”

对于过日子,83岁的陆祺新没有过多抱怨,只是看到小辈们大手大脚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唠叨两句。同一张桌上,孙子将没吃完的剩菜剩饭一股脑儿倒入垃圾桶,陆祺新却还在捡不小心掉在桌上的米粒。“他们哪里知道生活的苦啊,我们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物资贫乏的年代,浪费就好比在绞心头肉。”陆祺新说。

比陆祺新小了整整半百的浦向荣生活同样艰辛。2年前,丈夫因患脑溢血撒手人寰,留下母女俩相依为命。在她家的餐桌上,记者看到了吃剩下的一点鸡丁和芹菜。“母女俩吃得很少,这些都吃了3天了。”“时间长了不好吧,怎么不倒掉?”“天气冷不会坏,还能吃一顿呢。”在与记者的对话中,浦向荣始终强调着“不舍得”。对她来说,凭借着当清洁工挣得的一份绵薄工资,能够勉强度日已算不易。

“蹭饭”成为这对母女的常态。每周至少4天,浦向荣会带着女儿去父母家吃饭。“现在的物价,买一次菜起码30元吧,要是每天都买菜,根本过不下去。”浦向荣合计着自己的收入。

她觉得亏欠最多的还是孩子。同龄人下个馆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对8岁的女儿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浦向荣对记者说:“她爸爸还在时,偶尔还会带她去小饭店点个小菜,现在是不现实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家里没什么吃的,女儿一碗蛋炒饭就能应付。“饭么只要能吃饱就够了。”孩子说。

吃不完就“兜”着走

到饭店吃不完怎么办?请你“兜”着走。

永盛路上的“湘会天下”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愿意打包的人还是很少,都嫌麻烦,或者觉得打包丢面子。”事实上,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饭店都会提供免费的打包盒,吃不了带走也是餐桌上的一种美德。很多人觉得吃剩下的饭菜不太干净。对此,这位经理提醒道:“在吃一些分量比较足的菜时,尽量使用公筷,那样打包回家对健康也有利。”

服务员王晓华说:“有的顾客一上来就让上面食、炒饭这些容易吃饱的东西,后面上来的菜肯定吃不掉,因此上菜的顺序也很讲究,先清淡一些,以尝鲜为主,最后上几盆吃得饱的肉食就好。”

“随身带几个保鲜袋,没人会看不起你!”经营过农村会所的龚惠民告诉记者,“有的喜宴上,新郎新娘家会安排好专人负责宴席结束后把较为完整的剩菜收集起来,打个包送给亲戚,既不造成浪费,还能让亲戚多吃一顿好菜。”

市民葛斌认为,关键还是要从自身做起,争做“节约达人”。近日,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引发关注,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成为风尚。葛斌也成为了“光盘族”,他说:“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让我们一起重拾节俭的美德。”

记者手记

请对浪费说“不”

一边是随意挥霍的豪爽,一边是几天都不舍得扔掉剩菜的节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年代尽管已经过去,但大手大脚的浪费恶习仍然让人痛心疾首。

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好面子”却是同样根深蒂固的虚荣。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两种思想的博弈中,后者越来越占据上风。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值得我们警醒。不要忘了,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还有人依靠着“低保”勉强维生;不要忘了,很多农技人员为了亩产提高几斤粮食,每天都绞尽脑汁;更不要忘了,我国还是农产品进口大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

所以,我们根本没有资本可以挥霍浪费。狠刹浪费之风,首先要从整治公款吃喝开始。公款吃喝中的浪费,不仅糟蹋了公共财政,还会起到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何管不住公款吃喝?关键还是制度不够严苛。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只因点了一盘价值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舌尖上的腐败”才能彻底杜绝。

官场之外,民间摆阔气、讲排场的思想同样不该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让人欣慰的是,提倡吃完盘中餐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随着更多民众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反对浪费的大潮,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风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