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3年0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月末版
2013年01月29日

转型:气魄、智慧与勇气

阅读量:1577 本文字数:1093

■北言

跨入新一年,总要盘点过去一年的得失。细看2012年嘉定经济运行的成绩单,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沪郊居首,其它主要经济数据同样名列前茅。这样的表现成了这些年的常态。当经济寒潮来袭,嘉定却连续保持平稳增长,究其原因,是居安思危的嘉定不但转型转得早,而且转得好。勇于突破发展瓶颈的回报是:嘉定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面对转型,嘉定没有“孤芳自赏”。从“一业特强”到“多元支撑”,汽车城还是那个汽车城,只是嘉定经济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不可否认,那么多年来,嘉定一直在享受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巨大红利。然而,面对这一卓有成效却相对单一的发展模式,嘉定没有心满意足。通过数年的培育,嘉定逐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格局。

面对转型,嘉定拿出了“壮士断腕”的气魄。“十一五”期间,130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遭到淘汰,一同消失的还有数亿元的税收。宝安公路旁的东方慧谷园区,楼宇错落,鸟语花香。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片600多亩的土地上,还盘踞着众多产值低、能耗高的工业企业,它们冒出的黑烟、流出的污水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通过成片淘汰,曾经的污染重地成了“商务花园”,超过80家文化信息企业已经入驻。这样的华丽转身不是孤例。在嘉定,通过“腾笼换鸟”、升级改造实现产业转型的园区不在少数,比如“金沙3131”、“南翔智地”、移动互联产业园等等,都是在改造淘汰原有老工业厂房的基础上,成功实现转型。

面对转型,嘉定表现出了善于取舍的智慧。轨交站点旁的黄金地块,如果用于房地产开发,必然受益颇丰,然而嘉定仅标价四五十万元,用政府贴钱的形式供给科研院所。经过多年努力,不仅原来科研院所全部回归,还吸引了技物所、声学所等一批新成员,形成了“十一所一中心二基地”的集聚规模,重塑了科技城的形象。科研院所的回归,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后续动力。硅酸盐所的钠硫电池、中科院的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使嘉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抢占了发展先机。

面对转型,嘉定拥有“想他人未敢想”的勇气。谁曾想到,紧跟时尚前沿的广告企业会扎堆在“人迹罕至”的工业区,嘉定工业区做到了;谁能想到,在市郊打造第一个中央商务区,南翔不但大胆地提出了,“亿元楼”的梦想已成现实;谁又能想到,很多人认为只适合在市中心区发展的文化信息产业,却与嘉定深深“结缘”,中国电子商务50强企业半数都落户于此……这些年来,嘉定在推动转型的过程中,打破常规,敢想敢为,总是能把握产业发展潮流和脉搏,前瞻性地引进、培育发展优势项目,顺势而为,进中求变,迅速打造起卓有影响的产业新名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