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洁如你,十八岁的小哥哥:廖有梁
在电影《柳堡的故事》中,廖有梁扮演“十八岁的哥哥”李进,清纯阳光的翩翩少年形象印在了一代人的心中。
□友文
“纯洁如你,十八岁的小哥哥!”
“十八岁的哥哥给了我们一个清纯无比的心灵世界。”
“你的阳光灿烂的笑容,怎能忘记?”
“你的人生之路何其悲喜交集,令人唏嘘感慨!”
“喜欢他的善良他的纯真他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然素朴。但他太简单,或许,他属于文艺,醉心表演,却不适应社会。”
“那张温暖、英气的青春面孔永远定格在大家的心中,中国影视文艺进入商业化后你有可能永远也不会看到这样的形象了。”
“愁苦比岁月更催人老……为廖老师一声叹息!”
“人生,有时候真的是一道无法破解的迷。”
……
在“百度贴吧”,有个“廖有梁吧”,发起者“SNAILLADY”说,娱乐帖子挖地三尺“8”出了一大批香港台湾老一辈小生帅哥们,今天我也很想在此纪念一下经典爱情革命剧《柳堡的故事》副班长李进的扮演者帅气的廖有梁……
在美女如云,帅哥如鲫,明星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当下,问廖有梁是谁?似不合时宜,然而,《柳堡的故事》一经央视流金岁月里播出,马上出现了“寻找廖有梁”的网上“总动员”,而且大量跟贴多是“80后”、“90后”。看来,看腻了花枝招展、性别可疑的花样美男,突然看到一个真正有着男儿本色的五十年前的青春无敌小哥哥,大家都感到十分新鲜、百般惊艳。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新战士童阿男、《柳堡的故事》中的李进,那个纯洁清秀灿烂的十八岁小哥哥,就是嘉定人廖有梁。
人小点子多
有人说,嘉定是一个可以读懂中国文化的古镇,因为,这里的人们崇儒好学。这话似有道理,浓缩千年耕读文化奋斗理想的嘉定孔庙可以作证。
在嘉定,廖家是望族。清末,嘉定廖家出了2名进士:廖寿恒、廖寿丰。前者在戊戌变法前后曾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后者曾任浙江巡抚,在满族掌权的清代,他们兄弟二人都做到了二品以上的高官。
美女嫁豪门,是被古今历史反复证明过的“定律”。嫁入廖家的美女们,为廖家留下清纯清秀的遗传基因,在廖有梁身上得到隔代验证。
1937年10月,廖家添丁。从辈份算,他是“有”字辈,比“家”字辈晚一辈,是嘉定廖氏的九世孙,与廖寿恒、廖寿丰这一辈已隔了二代。时代不同了,廖家需要恢复“元气”,于是,为初降人世的新人取名“有梁”,长辈的用意十分明显:希望他日后成为栋梁之材。廖有梁的家在西门城墙旁边。知情人说,廖有梁出生于天津,他在读小学时才回嘉定,在练西小学读书。
1949年5月,嘉定解放。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文工团驻防嘉定。正在嘉定县中(今嘉一中)读初中、12岁的廖有梁要求参军。他参军的方式很特别,话剧演员蓝翔回忆,“初春的一天黎明,一阵腰鼓声把我们从梦中惊醒,开门一瞧,只见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路边起劲地打腰鼓。他见我们开门,忙问:‘我打的腰鼓够不够水平?’我们都夸他打得好,并劝他离开。谁知他却说,‘我是来报名参军的,你们说我腰鼓打得好,就批准我参军吧。’”廖有梁只有12岁,年龄太小。但他每天天不亮就来打腰鼓,就这样连续闹了半个多月,团长见他人小决心大,聪明伶俐,就破例批准他参加了文工团。
1950年10月,廖有梁所在的部队参加抗美援朝。由于美军飞机轰炸,部队只能夜间行军。一次,要翻越一座雪山,他人小体力不支,走着走着就抱着大树打起了瞌睡,蓝翔准备背他下山。廖有梁醒来推开他说,我不是少爷兵,美国佬才是少爷兵。我是打美帝的小战士。
在前线,文工团员们有的运粮,有的管战俘,有的照顾伤员。廖有梁在包扎所。一次,一位受重伤的战士躺在担架上要小便。以当时的条件,尿壶是不可能有的,廖有梁就把腰带上挂的搪瓷饭碗用来接负伤战士的小便。吃饭的时候,他到冰河里洗净,盛了饭照吃。后来,又有伤员要小便,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顶美军的头盔接尿。后来得知,这是他天刚亮时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爬到前线捡来的。
当红小生
1957年,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20岁的廖有梁,被选中演出电影《柳堡的故事》男主角——副班长李进。执导这部电影的,是41岁的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毋庸置疑,当年为电影选主演,比今天的各种选秀标准要高得多,廖有梁必定是从华东地区各部队甚至全军部队所有漂亮小伙中经过重重PK,才万里挑一最终入选的。
在那个年代,爱情主题的影片极为罕见,倡导朴实自然、优美细腻,注重抒情风格的王苹,把军旅中的爱情,拍得如此唯美,即使今天看来,依然是“绝版”,人们甚至称它是新中国电影中的“第一抹温柔”。
没有酷酷的发型、没有靓丽的时装、没有绯闻炒作,没有广告宣传,没有财团后援,廖有梁一双神采飞扬的欢眉大眼,一副朴实灵气的纯真笑脸,一口略带江南腔的普通话,一件白衬衫、一身旧军装,就把那个阳光灿烂、气宇轩昂的“副班长”表现得如此清爽、自然。
“我知道,二妹子心里也有我,我还知道——
哎,不说了,说了又难过……
我真想再见她一面——
怎么搞的,好,以后再也不提了。”
十八岁男孩的单纯稚气、情窦初开,十八岁男孩的寂寥落寞、多愁善感,十八岁男孩的正直坚强、阳刚伟岸,那个“十八岁的小哥哥”,是那么真诚、单纯而又情意绵绵,坐在等着妹妹的小河边……
“九九那个艳阳天……”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人们记住了那个一身旧军装、一脸阳光灿烂、大声高唱“艳阳天”的俊美少年。7年后,廖有梁又出演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童阿男。
有人说,在上百部十年动乱前的经典影片中,再也找不到比廖有梁更清纯、更阳光的翩翩少年。“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应当改成“军官就看王心刚,战士就看廖有梁”。
结婚生子
爱情往往是从漂亮的脸蛋儿开始的,鲜花、掌声和美人的微笑接踵而至。拍完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廖有梁与武汉军区的一名舞蹈演员结婚,家,被安在了南京。双双是演员的夫妻,很快有了一个漂亮儿子—廖小海。廖有梁十分迁就和溺爱儿子,在他眼中,儿子正在长成为第二个“副班长”,又一个青春洋溢的“童阿男”。
我们无从知道,当年,他是怎样从众多莺燕桃李中挽起那个同在部队当舞蹈演员的妻,亦或,是她从众多帅哥俊男中看中了这个“十八岁的小哥哥”。婚姻有如艺术,需要浪漫与激情;婚姻又不同于艺术,更需要一份超然与淡定。
艺术是圣殿,更是危险的名利场。伴随那场中国历史上最疯狂、最恐惧、最黑暗的政治运动,廖有梁不得不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政治问题”承担罪责,30岁的他,要为自己20岁时的“副班长”还上一笔属于青春的旧账单:写检查、挨批斗、下放、转业……廖有梁成为重点挨整的对象。事后,廖有梁视南京为伤心之地,曾说过“死也不回南京”的话。
面临时代赋予的厄运,任何人都无力回天。有福同享时,爱是生活的佐料、情感的美膳;大难临头时,爱是救命的稻草、平安的港湾。
然而,他那位舞蹈演员的妻,并没有与他携手并肩,共患共勉,在她眼里,廖有梁不再是那个俊朗的明星偶像、帅哥美男,而是造成家庭贫穷苦难的“灾星”、“祸源”。
妻子无端指责抱怨,儿子无故冷言冷脸,让本就孤苦凄凉的廖有梁内疚、自责、自卑和自我抱怨。在与他同样遭遇的艺人中,“他老得最快,活得最艰难。”那张曾经最迷人的“招牌”笑脸,那对浓黑透亮、神采飞扬时能跳起舞来的俊秀双眼,伴同那坐在河边“十八岁小哥哥”的青春朝气,随着十年的人生浩劫、十年的心灵磨难,溜了个无影,跑了个没边。
孤苦伶仃
1968年年底,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解散了,廖有梁转业回到了故乡嘉定,在县生建五金厂当工人。正值发生中苏珍宝岛事件,他曾编导过独幕话剧《打倒新沙皇》,曾在不少场所演出,算是献给家乡的一份心意。不久,上海邮电局组织了一个业余文工团,他的战友《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演赵大大的袁岳已经在那里工作了,经袁岳介绍就把廖有梁调过去了,他又一次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十年动乱结束后,他调入上海青年话剧团。但家庭发生变故,妻子与他离婚远走美国,并带走了唯一的儿子。
从此,他就像是一只单飞的孤雁,失去航向的破船,他的英俊潇洒,停留在了“十八岁”。
同廖有梁有着深厚战友情的刘鸿声回忆,他的家在长风公园附近,只有2间房,没有任何装修,简直是一个“垃圾桶”:卧室里是一张行军床,床上一根扁担。他说如果晚上肝疼(肝癌)的话,就拼命用扁担顶住背,会好许多。冰箱里一般只有一些酱菜和腐乳。唯一亮眼的是房间正中间的2张照片,一张是当年在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时英姿飒爽的照片,一张是儿子廖小海的满月照。他很怀念儿子,可惜离婚后一直没有见过面。在他的抽屉里,保存着儿子几乎所有的东西:寒假作业、用了半截的铅笔、擦到快断的橡皮、小学的半截美术作业……
1982年《都市里的村庄》里的“陈金根”;
1983年《在被告后面》里的“郝宝生”;
1985年《丈夫的秘密》是副导演;
1989年《庭院深深》里的老尤;
……
后来,尽管他也饰演了一些角色,但廖有梁风光难再。
晚年的廖有梁“长得黝黑,驼背,看上去贫弱不堪,戴着一副不合适的大眼镜,穿着很大的棉衣,却是烟不离口。”常对人说,“烟是好东西,是生命的燃料。酒是汽油,烟是柴火。都是好东西。”知情人回忆,一次,上海文艺界召开一个会议,廖有梁落坐一角,那是电视台记者的摄象机都不会扫一下的地方。“‘稍安毋躁。’那个瘦老头子突然很靠近我对我说:‘大家都在演戏,我们是龙套,他们做主角。要不,我给你算个命吧。”刘鸿声这样回忆。
形单影只二十年,廖有梁青灯独寝,孤枕难眠。替同事“算命”调侃,是他唯一的消遣,忠厚宽容、待人友善是他一直坚守的底线。
2002年3月9日,身患肝癌的廖有梁走完了瑰丽而又凄惨的一生,离开人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他拿来一个录音机,录了一段遗言:“你们好好活着,活着真好!”接着,是他喘气的声音,最后,是声嘶力竭的一声长叹:“小海,你为什么不来看爸爸!”
“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如今,再次听到“九九艳阳天”里“十八岁小哥哥”的优美歌声时,作为嘉定人的我们,除了记住那个至真至美至善的“副班长”、“童阿男”,对于“十八岁小哥哥”纯真无邪青春笑靥,更多了一份亲近,一份骄傲,一份感念。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