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月有演出周周有讲座天天有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磁力”
本报讯 2月9日元宵节当天,家住菊园新区的奚松林老伯带着自己扎的花灯参加社区文化中心举办的元宵节活动,奚老伯乐呵呵地说:“现在社区文化活动很多,我隔三差五就要来参加活动,制作盆景、花草养护、书法写作……我退休后不怕没事干了。”
奚松林今年60岁,住在农村的他一直喜欢养花弄草、舞文弄墨。“以前活动场所少,只能一个人在家里搞搞,也没有什么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搬到菊园居住后,有了社区文化中心,看着去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也就自然加入其中。”奚松林说,在社区文化中心,他参加了盆景社、书画社。这次,他制作了一盆黄杨盆景,准备参加市里的展示。在奚老伯的带动下,几个喜欢盆景的朋友每周都聚集在一起,交流切磋。奚老伯的老伴毛建秋阿姨喜欢唱唱跳跳,老俩口上文化中心,还常常带上8岁的孙子,对老少3人来说,社区文化活动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嘉定,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奚老伯一样的市民。他们乐于参与,在这里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结交朋友。目前,嘉定镇、新成路、真新街道,菊园新区、黄渡、南翔和外冈7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在这7个“中心”里共开展团队活动3100余次,参与人次10.1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和讲座259个,服务人员1.5万人次。“月月有演出、周周有讲座、天天有活动”的局面已经形成。
“老兵”管仁华今年已经70岁,是社区文化指导员,他擅长文艺创作,为了迎接世博会和新中国建立60周年,他和同事们创作了“外冈人民迎世博”、“赶上好时光”、“路”等表演唱节目,50多岁喜爱文艺活动的沈彩芳、朱秀珍阿姨都是“演员”。“只要能为老百姓提供好的活动平台,老百姓就能把最真实的生活通过舞台展现出来。”管仁华对此深有感触。外冈的社区文化中心建成不足一年,各类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现在外冈不少农民离开了土地,放下了锄头,他们的文化需求很大。”管华仁最了解基层农民的想法。
作为一个市民学习娱乐的文化活动平台,文化中心的“磁力”越来越强。马陆、江桥、安亭、徐行4个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今年底也将投入使用。华亭、工业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记者 顾佳兰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