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3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04:广角
2018年03月20日

龚纯:行吟诗句,“蛙鸣十三省”

阅读量:2274    本文字数:1078

本报讯 三十多年创作诗歌三千余首,在嘉定,有一位草根诗人笔耕不辍,长年坚持诗歌创作,并自创诗体“四行一拍”,模仿古代诗歌的绝句格式抒写现世情感。日前,他的诗集选《蛙鸣十三省》和《听众,小雨,秋天和国家》相继问世,受到广泛好评。

这名现居嘉定的诗人原名龚纯,上世纪60年代末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自2000年接触网络后,他便用笔名“湖北青蛙”行世。在中国的现代诗歌界,“湖北青蛙”这个名字,受到一众诗友追捧。有人把他的诗谱成民谣,也有人深情朗诵并拍成视频上传至网络。近日,上海市图书馆联合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他的新书《蛙鸣十三省》举办了读书会。有人这样评论龚纯的诗:“这位颇似行吟诗人的写作者,常常在‘万古愁’与‘及时乐’之间踟躇……无边的思乡愁绪,无尽的家国情怀,在给读者带来慰藉的同时,也部分复苏了我们内心深处逐渐枯竭的对美的渴念。”

龚纯诗中体现的思乡愁绪和家国情怀,与他的早年经历不无关系。上世纪末,受到国企改革的冲击,龚纯失去了“铁饭碗”,无奈背井离乡来沪上闯荡。在上海谋生的十余年间,因工作的关系,他又行走了多个省份,闲暇之余寻访了不少人文古迹。这些经历让他的诗有着多重的时空维度,充满了古典情怀。在他的诗句中,可以看到江湖深远、闲庭野趣,也能感受到严肃与诙谐、义理与情谊,在失望与热望中,时刻保持着人间的良善。

创作“四行一拍”诗体,源于龚纯2002年与友人在苏州的一次偶遇。“当时我们散步来到一座称为福寿山的地方,看到山上层层叠叠竖立着无数古往今来的墓碑,突然觉得有一种传统文化的力量在身上苏醒。”龚纯描述,当时的感觉如同醍醐灌顶,“年轻时唯西方是从,否定、忽略了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此后,龚纯的诗歌多采用了四句一段落的格式,与古诗的绝句类似。这种写法语调从容,开合自如,读起来干净、简洁,又意味深远。

“偶尔见白云为诗。”是龚纯对自己创作状态的描述。在他看来,情感的奔涌对一个很敏感的人来说是十分容易出现的,一片云、一棵树,或是一些微小的动作,都能让人产生联想。龚纯认为,写诗歌的天赋不可训练,但感受可以训练,“观察事物方式的改变,阅读的累积,都能为我提供灵感”。

在诗歌日渐式微的年代,诗歌也没有成为龚纯谋生的工具,对他来说,诗歌更多的意味着一种陪伴,“我并没有想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谁,但是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指向很宽泛,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到自己的感受。”龚纯说,诗歌对自己来说,是记录内心情愫的载体,至于读者怎么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谈起正在读大学的女儿,龚纯眼里满是疼爱。令记者意外的是,龚纯并不主张女儿写诗,“写诗的人太敏感,会活得很痛苦”。

记者 王安琪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