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龙潭

2005年05月24日
扇趣
阅读量:651
本文字数:403
■吴光耀
扇子的出现,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可追溯到商周时代,那时的扇子叫羽扇,多用雉羽或尾毛编织而成。三国时,诸葛亮轻摇白羽扇,成竹在胸指挥三军,家喻户晓。
羽扇在唐代尤为兴盛,但到了宋代后,便逐渐被纨扇和折扇所取代。南北宋时,由于帝王喜欢有绘画的纨扇,所以民间在纨扇上作画便巍然成风。
纨扇作画,有工笔和写意之分。咫尺之内,要求构图严谨,妙趣横生。纨扇画,被视为宋代绘画艺术经典之一,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奇葩。
折扇亦称折叠扇,也叫撒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以扇骨聚其头而散其尾,故又称之为聚扇头。折扇始于北宋,据传是从日本经朝鲜流传到中国。朝鲜折扇传入中国以后,受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青睐,选料和制作也越来越讲究,且便于携带,所以素有“怀袖雅物”之美称。
时至元代,扇面多用纸裱背而成。清代康熙年间,又以素白纸扇为佳。明成化、嘉靖年以后,扇面画极为盛行,并有许多著名书画家的扇面留传于世,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 《嘉定报》嘉定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