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03年12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汇龙潭
2003年12月30日

静安寺忆旧

阅读量:944    本文字数:1162

久违了,静安古寺!在少年时代,我与静安古寺曾有过朝夕相处的“亲密接触”。时隔30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静安古寺,抚今追昔,勾起了我对古寺的重重回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就读的静安小学与古寺仅一墙之隔,声息相通,亲近之极。寺里常做佛事,木鱼声、念经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课间休息时,好奇的同学踮起足尖往墙那边窥视。说是隔墙,其实墙的上端是漏空墙,能依稀看到寺里情状。但只要上课铃一响,同学们立即回到教室,一切又复归于正常。你做你的佛事,我上我的课,诵经声、读书声此起彼伏,相安无事。寺那边不时传来悠扬钟声,更使学校平添了几分肃穆之感。

进得校门,有一块小小的空地,就成了学校的操场。操场的一角有一棵银杏树,亭亭如盖,不分亲疏地庇荫着学校和古寺。银杏树根部四周垒起了一个平台,新学期开学那天,全校师生就在大树下集合,那平台就成了校长训话的讲台。校长姓毛,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学校那时还是私立的,我家孩子多,学费常常欠交。毛校长教我们语文,每当他走进教室,幼小的我涨红了脸,不敢抬头。毛校长自然知道我欠着学费,但见了我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给我脸色看。到了学期终了,所欠学费,总是减免了事。校长如此宽厚,许是近佛者善的缘故吧!

由于操场太小,学校便在教学楼的平顶晒台上另辟一屋顶操场。屋顶操场居高临下,古寺一目了然。屋顶操场的另一头则可俯视繁华的南京路,车来人往,清晰可见。更有趣的是,拖着“小辫子”的有轨电车,如活动的积木,“”地响着铃缓缓地由华山路转过弯来向东驶去。此情景,不啻是一幅气韵流动的闹市风情图了。正因如此,屋顶操场好比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许多同学常去登临。

静安古寺的马路对面是远近闻名的“外国坟山”,而马路中央有一口与古寺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古井。据说此井深不可测,直通东海。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我们常爱伏在井栏上向井底探看,由“东海龙宫”的传说而生出无穷遐想来。其实所谓古井直通东海,系子虚乌有。后来古井被填平,才彻底打破了人们关于古井的神秘美丽幻想。

与静安古寺真正意义的“亲密接触”,是放学以后的事了。我们背着书包结伴进古寺去玩,无人拦阻。寺内古木森森,鸟鸣啾啾,与寺外的繁华、喧闹判若两个世界了。静安古寺与其它寺院格局大体相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威武高大的“四大金刚”。我们一进去就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古寺由此刀光剑影,一片厮杀之声。

小学毕业以后的岁月,虽因升学、工作等原因,远离了古寺,但古寺的宁静、亲切和友善,却一直留在我美好的记忆里。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人事兴衰,静安古寺的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剧变。静安小学已不复存在,校园完全融入了古寺。原来的“外国坟山”改建成静安公园,而公园的另一头是上海唯一的下沉式广场,古寺周遭的文化气息更为深郁了。古寺本身几经修建,更是金碧辉煌,今非昔比,不敢贸然相认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