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04:专版·疫情防控
2020年02月25日

蔬菜、大米、泡面……热心市民慰问防疫一线工作人员

有一种爱叫“花式投喂”

阅读量:2056 本文字数:1550

本报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界爱心人士都竭尽全力筹集物资支援抗疫一线,嘉定的企业家、普通市民也在积极贡献力量。这些举动,温暖了防疫一线工作人员,传递着灾难之下的人间真情,汇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还是老灶头烧出来的菜饭好吃!”2月22日中午,外冈镇葛隆村办公室飘出阵阵香味,原来是村民高永先一家为村干部送来了加餐。高永先早年失去独子,爱人受此打击变得体弱多病。村干部时常上门嘘寒问暖,小到饮食起居,大到贫困救助,在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我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们每天都奋斗在防疫一线,我就想帮他们烧点小菜,让他们吃得好点。”说起村干部,高永先神情难掩慈爱。

高永先一家的善举感动着身边的人,邻居高介康得知后,二话不说主动加入加餐行列。他带着自家地里的菠菜、大白菜、萝卜等新鲜蔬菜,和高永先一起商量开出了一周的菜单。就这样,两家人每天轮流为葛隆村的村干部准备菜肴。“吃在嘴里,暖在心里。”看着他们斑白的鬓发和朴实的举动,村干部们动情地说。

“这些是我自家种的小菜,希望社区工作人员能吃得好点,保重身体!”2月19日,家住新成路街道嘉乐社区的徐老伯,委托家人把近30公斤卷心菜送到社区居委。今年77岁的徐老伯是一名有5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在嘉定新城(马陆镇)那儿有块自留地,平时种些蔬菜。当看到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忙里忙外,就想给他们送些蔬菜,改善下伙食。

无独有偶,同一天,安亭镇30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收到了“暖心菜”。一早,龚闵村的一处蔬菜大棚内,几位村民正在帮承包经营户陈俊收菜。来自河南的陈俊今年31岁,来到龚闵村已有5年多时间。他种的生菜、冰草因品质优良,销往上海各大西餐厅。疫情发生后,他了解到安亭很多社区防疫人员,每天忙得只吃方便面,就决定把他种的蔬菜送给他们,“我的菜没打过农药,是有机食品。”在村民们的帮衬下,1500多公斤生菜采摘包装完毕。随后,陈俊开车将菜送到镇地区办,由地区办转赠给辖区30个社区。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品尝后赞不绝口:“生菜又嫩又甜,好吃!”

2月18日,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20名医护人员,也收到了一份甜蜜的礼物——蜂皇浆。这是嘉定工业区越华社区退休党员苏品成,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表达的感谢和关爱。

今年69岁的苏品成曾在海军服役过7年,退役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专业养蜂人。疫情发生后,苏品成内心焦急,特别是看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英勇无畏地奔赴前线,深受触动。“虽然我捐得不多,但这都是自己养的,吃着放心。希望一线医护人员保重身体,用更饱满的精神打赢这场战斗!”2月17日一早,他特地开车载着20瓶蜂皇浆来到上海市疾控中心,将其交给工作人员,委托他们送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护人员手中。其实,苏品成给医护人员赠送蜂皇浆已不是第一次了。2003年“非典”时期,他也曾给上海市卫生局捐赠过一箱蜂皇浆,让卫生局转赠给一线的医护人员。

除了送菜、蜂皇浆外,南翔镇的企业家还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了大米和泡面。这两天,上海祥森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长龙及家人忙得热火朝天,由于疫情期间工人们都未复工,1000公斤大米的打包运送工作,只能由王长龙及其爱人、侄子三人完成。随后,他们便将装着优质黑龙江大米的袋子装车,分别送至南翔医院和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疫情发生后,王长龙就一直关注着各方消息。当他看到一线工作人员为疫情防控奔波忙碌到只能吃泡面、饼干时,他和爱人当即决定捐赠大米。“我们没有防护服和口罩,但有大米啊!我们可以让医护人员每天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王长龙说。

和他有相同想法的上海昌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启诚,也将自掏腰包购买的400箱泡面,送往辖区各居村。他说:“一线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选了红烧牛肉、老坛酸菜、卤香牛肉等多个口味,让大家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吃上口热的。”

嘉融媒综合采写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