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期间如何穿好“心理防护服”?
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线上服务
本报讯“我睡不好,胸口闷,喘不过气……”2月18日8:30,嘉定区心理援助热线接线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余国荣,接到一位女青年来电求助。受疫情影响,这位女青年每日都很焦虑,且无法得到有效纾解,无奈之下拨通了心理援助热线。“我很理解你的心情,疫情导致大家无法出门,时间长了心情难免压抑,出现身体不适很正常……”在余国荣的耐心劝慰下,女青年的情绪逐渐缓和。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嘉定区心理援助热线(021-39590800)24小时在线,23名心理老师在线向市民提供心理疏导等公益服务,舒缓和减轻市民因疫情所致的心理困惑,为市民穿上“心理防护服”。
“2月1日至今,我们已经接到50多通来电,都是与疫情有关的焦虑、担忧以及相关政策的咨询。”嘉定区心理援助热线项目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金婉仙介绍,接线老师会尽力疏导求助者的负面情绪,帮助对方重新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疫情当前,有人焦虑恐慌,听到一声咳嗽都浑身紧张;也有人身体稍有不适,就担心自己被病毒感染,濒临崩溃。“这日子过不下去了!”2月19日10:00左右,市民丁阿姨拨通了热线电话,向接线人员诉苦,“疫情发生前,我就咳嗽了好几个月了,现在每天都担心自己被感染,晚上睡不着,心慌得不得了!”丁阿姨还从网上看到许多夸张、负面的疫情消息,例如返沪人员增多、超市东西买不到等。此外,她还发现自己最近有几次出门后,体温忽高忽低,更加深了她的恐惧。
接线老师方昉告诉丁阿姨,类似的情况大家都会经历,建议她尽量少看网络上的一些负面的、不实的信息,多看官方消息,同时对一些存在偏颇和不实的消息进行了澄清,“我们希望她能多沟通、多倾诉,放松心情后,若身体上的不适还未消除,再去医院就诊。”经过近20分钟的疏导,丁阿姨逐渐放松下来,甚至与老师说笑:“说出来舒服多了,听你这样一讲,我顿时觉得自己体质蛮好,应该没什么问题。”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闷在家里,每天接收的信息都是关于疫情的报道,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确实需要疏导。”方昉表示,除了普通市民外,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人员等,若出现恐慌、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也应及时寻找心理援助。
记者 刘静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