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足不出户“云办事”
疫情之下,政府部门纷纷推出或延伸网上办事功能,尽可能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在家办事。比如,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开通预约办事绿色通道,减少市民在办事大厅聚集的次数等。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网上办事的经历,有人觉得便利,有人觉得流程还有待优化,你觉得呢?
虽然“不见面”,服务不打折
疫情期间,区行政服务中心把线下办事搬到线上办事,虽然彼此“不见面”,但服务依旧不打折。
粗粗浏览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页面,感觉很多服务都可一网通办,特别贴心。如此一来,避免了人流集中、排队等候、停车难等诸多麻烦。
事实上,现在纳税、医保、出入境等很多事情都能在网上办理。在疫情依然严峻的当下,“不见面”的政务服务,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回应了群众的急切期盼。
从个人角度来说,疫情期间能网上办理的事情就不必去现场“轧闹猛”。就我家而言,这个月的水电费,女儿代为支付,在手机上两秒钟就搞定。儿子的驾驶证到期换证,在手机上也分分钟办好,省心省力像网购一样方便。
姜宗仁
网上居家生活也逍遥
疫情下,足不出户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前几天,突然想起,娃的2020年度医保费用还没缴纳。网上研究了一下,发现在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应用模块内有办事大厅,找到社保项目,然后选择对应的在线服务就可以直接缴纳费用了,非常方便快捷,又避免了出去办事感染病毒的风险。
另外,于我而言,这几天的大事莫过于在各个APP软件上抢菜了。每天看着公布的感染病例数字以及感染地点,觉得超市这种人流密集场所还是尽量少去凑热闹吧,在网上买菜送到家相对安全很多。每天调好了闹钟,定时起来抢菜,提前加购,准点秒付,才有可能抢到心仪的菜品。
抢菜虽然有些战战兢兢,但看到一家人的菜按时送到小区门口时,又无比满足。我也尽量一次性多采购点食材,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快递小哥。
当前疫情下,我们普通百姓能做的就是配合政府部门尽量少出门。所有要办的,能办的事都尽量想办法网上解决。好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已非常现代化,网上支付、物流运转都发展迅猛,即便宅在家里也是非常安心的。
我相信,只要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翡冷翠
“脚头”比不上“鼠标”了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给百姓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好在网络发达,不但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都能线上买,还可以在家网上办公,甚至有些行政事务也能网上办理。比如,民事债务纠纷案能网上开庭;投资项目的审批、小微企业的贷款、个人健康状况的申报均可在网上办理。
网上办事,省时省力。我初尝网上办事,还是在去年年底。一位老朋友得知我回原来工作的单位办事,就托我顺便去咨询有关房地产的政策。未等我到家,回家的路上收到了市房管部门的短信回复,告知我已将此事转交给区房管部门。等我刚到家,又收到区房管部门的回复短信,告知我由市局转来的事项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我。果然,在规定的时间内,我收到了区房管部门的书面回复,并转交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与我洽谈。这件事使我真正体会到:网上办事效率高,脚头比不上鼠标了。
网上办事高效便民,但是对于不懂电脑和手机,且子女不在身边的高龄独居老人来说却是一件难事。疫情期间,我认为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应主动上门关心,提供送药等助老服务,尽量不要让老人出门办事,让他们平安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谭同政
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随着科技发展,网络应用不断升级。刚开始网络进入百姓生活,只是发发电子邮件,然后逐渐扩展到QQ、游戏、微信,再到如今的钉钉办公,不禁让人感叹: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疫情期间,网络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于我而言,上班不再受地点之困,只需下载“钉钉”,就可以居家办公。虽然有点难为我这个奔六的中老年人,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也是一件好事。
下载“钉钉”后,我开通了会议功能,随时准备网上开会。会议1小时前,手机开始叮咚叮咚响不停,我一看,居住在贵州、山东、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的同仁们已在网上打卡,我也赶紧在网上点击签到。通过手机页面观察,当天的会议共有336人参加,几乎全员参与。这次网上会议,让我再次体会到网络的便利。特别是疫情形势严峻时刻,用网络这个特殊的“桥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又保障了工作不脱节,实在太赞了。
顾纪荣
网上办事的催生剂
网上办事并不是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很多单位和很多领域早已或多或少开启了这种工作模式,只不过还未那么普及。
比如说科研管理,以前我们单位要求课题负责人填写汇报表,一人准备五份,需要打印出来,然后按规定的时间送交相关管理部门,等专家有了审核意见后又要去领取,过程比较复杂。去年起,科研汇报实行网上申报,课题负责人可以在家上网申报,专家进行网审,并在网上出具审核意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科研管理质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今年春节前,区卫健委建立了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有时半夜会诊,第二天还要正常工作,长期下去,很难坚持。考虑到实际困难,现在区级专家会诊采取网上会诊方式,即通过网络或微信将会诊医院专家意见、病人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诊疗经过、检验检查结果等传给卫健委,卫健委再传给值班专家,专家意见可通过网络或微信反馈给卫健委和提出会诊的医院,从而极大提高了会诊效率和质量,也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和会诊时间。
虽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仍未结束,但已有人开始评估这场疫情对未来社会经济、工作模式和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场不期而遇的疫情,或许将会成为网上办事的催生剂,并超出我们的预想,改变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周海龙
网络是把双刃剑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上办公、上课和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给大众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网上开会、办事或办公,有着“干完就提交”“开会不啰嗦”“聊天不跑题”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青睐。比如,在这次疫情中,为了确保全民用到口罩,避免排队造成人员集聚而引起交叉感染,在很短的时间内,嘉定就推出了APP网上预约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完成预约,有序购买,避免人群聚集,深得人心。
但网络做事,考验的是人性。对自律和专注的人,不存在线上线下的约束。对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人,可能适得其反。我的一位闺蜜,深夜给我发来了一段感慨:“只为老板的监督努力的人,永远学不会为自己的前途埋单。”原来,她在家办公一周,只完成了平时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因为没有了监督,她每天打开电脑,不由自主在网络上满世界云游,感觉到视觉疲劳时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导致工作一推再推,直到提交任务的节点,不得不熬夜草草收兵。
另外,疫情期间,为了不耽误过多的课程,教育部门呼吁对中小学生网上授课。这本是件好事,却增加了一部分家长的负担,要时不时地盯着孩子。因为大部分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平时上课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严格监督,网上学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学习效果。
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方便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类信息交流速度,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运用不好,网上办事也存在一些弊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吴晓霞
七嘴八舌
当前是互联网时代,数据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网上办事可以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而数据的共享也会减轻办事人员的负担。
——姚玲玲
网上办事将会让公共信息面临安全挑战,不过,信息安全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
——lily
如今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刷脸就能付钱的程度了,如果政府部门能将网上办事提高到“网上购物”的层次,那就完美了。
——光头大人
老年人可以借疫情不能出门的契机,在家多多学习网上办事,以后就可以在家办理各项事务了。
——七七
疫情期间,宅在家中最为安全,现在办理事务大都可在网上解决,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网上办事渠道太多了。
——黄了树叶
群众办事需求不断增长,政府部门为此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特别是针对“网上办”的需求,始终不曾停下“升级”的脚步。
——wuwu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