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园新区:让科创助力智慧生活
区七次党代会和区两会指出,今后五年,是嘉定推动新动能“全面成势”、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关键期,也是嘉定推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打造上海新城样板的关键期。菊园新区将坚定不移做强科创源动力,厚植产学研一体化内生动力,打造“五大高地”,形成“科创金三角”,擦亮菊园“国家级科研院所集聚区”金字招牌,实现区域创新活力更充沛、融合发展更充分,让科技菊园实至名归;坚持高标准建设,围绕“未来城市实践区”的努力方向,持续深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内涵,探索打造“菊园智慧小生态街区”,让科技创新助力智慧生活。
做强科创源动力
作为嘉定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核心功能区,近年来,菊园新区依托辖区内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4个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3个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资源,形成了1330家科技企业集聚、6000余名科技人才云集的浓厚科创氛围。
为进一步放大科技服务业集聚效能,2021年,菊园新区管委会还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发起“菊园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公司”——上海菊园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旨在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运营意识,以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阶段,菊园新区还将编制发布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文生活等要素的“菊园科创地图”,通过系统盘活土地、厂房等资源,加强园区和楼宇业态的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同时,加快微技术工研院、人工晶体平台、新材料产研院、软件信息产业园、拟态安全产业园、中电科数字经济港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菊园新区创新要素集聚的“浓度”,形成长三角区域新兴产业策源地。
打造智慧生活圈
产业蓬勃发展,市民生活同样精彩纷呈。早在2019年,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名单中,菊园新区作为嘉定区唯一一个试点区域入围。去年10月,菊园新区作为嘉定唯一一个入围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参展社区,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今后,菊园新区将结合实际情况,做全做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涵建设。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随着科技雕塑公园、市民体育中心的开工建设、菊园新区六里村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的开放等,北水湾核心区颜值持续刷新。同时,抓住嘉闵线建设契机,加快落实胜竹路城市主干道拓宽工程,启动建设隆业路、竹叶路等,启动维修清水路、树屏路等。
在此基础上,菊园新区还将利用科创力量,探索打造“15分钟智慧生活圈”。去年底,拥有30余个数字化生活场景,兼具电商直播、内容生产等多重功能的国内首个社区沉浸式未来生活体验馆——德必·为城数字营销基地,落户嘉加德必易园。位于环城路2390号的嘉加德必易园,前身是上海嘉定机械厂。从“工业锈厂”变身“生活秀场”,这座曾经见证菊园新区产业变迁的老厂房,如今已成为周边居民的休闲好去处。在德必AI社区运动公园,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就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运动测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事实上,这样的科创元素在菊园新区随处可见。去年底,菊园新区20个小区完成非机动车车库智能消防安全升级;北水湾体育公园实现了足球场、篮球场、沙滩排球场、游泳池线上预约、自助扫码入场……
今后,菊园新区将探索打造集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经济等应用于一体的“菊园智慧小生态街区”,构筑智慧化、数字化实践区,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和市民感受度。
展望: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汤艳:未来,菊园新区将围绕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核心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在厚植产学研一体化上下功夫,全力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科创资源汇聚、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集聚、科学素养培育“五大高地”。同时,强化未来新兴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协同创新首发带,启用嘉唐智地BTIT平台,聚力发展“高含金量”的科研总部经济,为院所科技成果落地、相关联企业集聚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抢抓嘉闵线建设窗口期,加快城市配套建设,着力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支点优势。沿横沥文化水脉、循嘉宝智慧湾规划,实施精美城市有机更新。提质打造横沥河、环城河两条滨河景观功能带,延伸贯通慢行道,打造“蓝网绿道生态风貌区”。结合周边路段的空间功能和环境特点,重点打造永靖路-美食康养、环城路-休闲慢行、柳湖路-时尚潮流、平城路-红色科创、树屏路-活力运动五个特色街区。
通讯员 朱敏敏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