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11月29日

公共会客厅、文化新地标!嘉定区档案馆新馆启用,共储存保管61万卷(件)档案

保留嘉定记忆,绘制发展之图

阅读量:6577 本文字数:1477

本报讯 11月27日,嘉定区举行“奋进嘉定新征程 共绘兰台新篇章”嘉定区档案馆新馆启用仪式。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徐未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玉梅,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市委第四巡回督导组副组长张国华出席启用仪式。区委副书记周文杰主持仪式。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领导,区领导顾惠文、王建新、汤东英、陈宾等出席。

 

储存保管有61万卷(件)档案

 

区档案馆新馆坐落于嘉戬公路116号,总建筑面积24319平方米,共设6个展厅以及若干个档案库房,目前共储存保管着61万卷(件)档案。

位于一层的对外服务大厅是档案馆对外服务的窗口,内设前台接待区、电子阅览区、图书阅览区和服务等候区等区域,打造“线上+线下”“人工+自助”的全方位智能查档服务平台。除现场查询外,市民可通过“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手机在线申请查询婚姻登记、独生子女、人才引进审批、农民建房审批等20余类民生档案。

据悉,2020年4月,嘉定区政府将区档案馆新馆建设纳入区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启用后,区档案馆新馆将采用数字化、共享化、智能化管理,实现集查档、展览、学史、讲座、社交功能于一体,成为能保留城市记忆、有厚重历史感的公共会客厅和文化新地标。未来,新馆将充分发挥新场馆、新设备、新环境、新技术等优势,通过数字化、共享化、智慧化的高效管理和便捷服务,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上作更大贡献。

 

多层次展现馆藏珍档

 

从南宋年间的“清嘉之土,安定之地”,到如今“科技创新、智慧交通、融合发展、人文教化”四大高地建设的创新之城,一段视频短片,打破了时间的间隔。启用仪式上,嘉定区档案地方志宣介片首映,以“教化嘉定”“红色嘉定”“蓬勃嘉定”“创新嘉定”四篇章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嘉定区档案馆馆藏珍档及方志编研成果,将全面致力于保留嘉定记忆、绘制发展之图。

同样首发的还有嘉定区二轮修志成果电子书。这套电子书主要收录嘉定二轮修志成果、历年嘉定年鉴和《嘉定县志》《嘉定县续志》等志书以及《嘉定碑刻集》等地情资料。据介绍,嘉定二轮修志工作历时11年,编修完成《嘉定区志(1993—2010)》和《南翔镇志》等10部街镇志、《嘉定区人民代表大会志》等11部行业部门志,共2200多万字,记录下嘉定珍贵的城市记忆。

活动当天,嘉定区档案馆、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和上海鸿翼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区档案馆将与高校、产业机构在学术研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文化挖掘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高质量的深度合作,强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政产学研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

同时,区档案实训基地揭牌落成,将以专业档案和文书、科技、照片等数百种类型档案为模型,建成专业档案展示整理中心,推动实现档案业务指导由“说教式”向“沉浸式、互动式”转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档案人才。

 

打造公共会客厅和文化新地标

 

从记录历史到资政育人,区档案馆新馆将厚重的历史文化带进这座文化新地标之中。启用现场,于光远生平陈列室、嘉定典藏展、区文联书画篆刻年展等历史文化展览同期开展。

嘉定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的故乡。自2015年起,其女儿于小东女士陆续向嘉定区档案馆捐赠于光远先生照片、实物、手稿、书籍等资料百余件,并于当天再次捐赠了一批于老的珍贵照片、著作、日常器物,将让更多人了解于光远的一生。

在档案馆新馆专设展厅,区文联也同步集中展出区文艺工作者书法、美术、篆刻等作品百余幅,集中反映嘉定城市发展变迁和人民美好生活,充分彰显嘉定独特魅力。

 

嘉融媒综合

 

11月28日,区档案馆新馆的对外服务大厅内,市民正向工作人员咨询查档有关事项。

摄影 杨育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