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汇龙潭
2024年10月16日

秋日甘蔗甜如蜜

阅读量:1713 本文字数:1154

雷国辉

 

秋风送爽,甘蔗上市。我虽并不热衷于水果,但每每秋冬季节,都会隔三岔五地买甘蔗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尝,享受其甘甜。这大概是源于儿时对甘蔗的喜爱。或许,童年的味觉效应,往往伴随一生。

幼时我家远离城市,受当地条件所限,苹果、香蕉之类的水果实属稀罕物。而附近村民利用田地少量种植的甘蔗,常在秋季成熟时运到街上集市零售。因此,甘蔗算是当时我们经常能买到的水果了。后来每当吃甘蔗时,我总会禁不住感慨,那时的甘蔗可谓是下里巴人舌尖上的甜头。

甘蔗又称薯蔗、干蔗、糖梗等,是唯一的茎用水果,其茎秆实心,像竹子一样有节,顶端叶形似剑,如同兰草一般舒展。甘蔗富含糖分与水分,以及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等物质,营养丰富,具有清热下火、生津润燥、补肺益胃等功效。由于其铁含量特别高,居水果之首,故甘蔗还有“补血果”的美称,被我国古代医学家列入“补益药”。甘蔗貌似普通,虽不“高大上”,但其食用价值却令人刮目相看,享有“秋日甘蔗赛过参”之誉。

小时候,看到街上有人售卖甘蔗,我和弟弟就会央求母亲买一根解馋。那时,甘蔗按斤两论价。摊主拿着秤钩,挂起一根甘蔗称重,明确价钱之后,俯身用小刀麻利地将其刮干净表皮,削去带叶的杪部,再按节斩为小段装袋。我们兄弟便兴高采烈地带回家,分而食之。在甜汁的充分浸润之中,味蕾获得极大的满足。有时我吃完了自己那一份,看到弟弟那尚有“存货”,就以花言巧语在他那再要一节甘蔗吃,方才善罢甘休。长大后,弟弟对幼时的我多吃多占的行为一直“耿耿于怀”,每每相聚总要拿出来说笑一番。

甘蔗还有丰富的纤维,在反复咀嚼时如同用牙刷刷牙,能去除口腔中的垢物,从而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当然,甘蔗比较坚硬,尤其是节部,颇为难啃。我曾听说有人因咬甘蔗而崩断了牙齿,引得我一阵窃笑,也庆幸自己未有过此种遭遇。看来,没一口好牙,难以成为资深吃货。

甘蔗一般直接生吃,亦可熟食。儿时家里若有甘蔗,奶奶总会将其切成手指大小的若干小段,煮饭时一并蒸熟,再慢慢享用。这种吃法可能更适合老年人的口齿与脾胃。如今,甘蔗可以用机器直接榨汁,若加热后饮用,相比咀嚼原物,似乎多了份优雅。

少时吃的甘蔗都是青皮,多年后我又吃到了紫皮甘蔗。如今水果店里往往并列出售这两种甘蔗,以单根定价,一根青皮甘蔗比一根紫皮甘蔗略贵几块钱。两者营养成分基本相当,只是在甜度与口感上有所差别,如同一对兄弟,基因相同,个性各异。总体而言,青皮甘蔗更甜、更硬。

不论哪种甘蔗,都是根部比杪部甜。吃甘蔗一般应从顶端吃起,由杪及根,这样才能越吃越可口。《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顾恺之总结了吃甘蔗的乐趣,且另有所指,寓有深意。愚以为,人生况味亦如吃甘蔗,先苦后甜,才会越来越有滋味,渐至佳境,回味无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