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08年1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汇龙潭
2008年12月22日

伟大的男红娘——牛尚周

阅读量:2285 本文字数:1450

■友文

牛尚周是位伟大的男红娘,是他,撮合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对夫妻:宋嘉树(耀如)和倪桂珍。这对恩爱夫妻养育了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6个重要人物。

清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初八,嘉定县11岁的孩童牛尚周赴美国波士顿留学,他是中国第一批政府公派的120名留美幼童之一。

在美国,几位中国学生常常到丝茶店购买生活用品。很快,牛尚周和温秉忠(第二批留美学童、广东人)与店员宋嘉树成了好朋友。牛、温劝宋嘉树找机会到学校念书,以增进知识,将来回国好谋个理想的工作。

1886年1月,宋嘉树抵达上海。

当时,宋嘉树的身份极为尴尬:在中国人眼里,他是穿西装说洋话的外国人;在美国人眼里,他又是黄皮肤黑头发矮个子的中国人。小孩子叫他“洋鬼子”,大人则叫他“小矮子”。

在布道团,宋嘉树过得很不爽:15块钱的薪水——待遇很低;团里的美国人,谁也不愿带上他——受人歧视;人地生疏——吴侬方言,他一句也听不懂。

一年后,他被派往上海和苏州之间的昆山传教。

宋嘉树极为苦闷,一天,他一个人来到黄浦江边散心。

“查理,是你?”宋嘉树转过头,只见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立在他的面前。他高个儿,宽额,大眼,五官端正,容貌俊美,挺拔,潇洒,正是宋嘉树在美国时相识的牛尚周。牛尚周已回上海,在电报局工作过,这时,他在江南制造总局当帮办。

一番问候之后,宋嘉树向牛尚周倒出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年长宋嘉树4岁的牛尚周理解他的孤独,决定给他介绍对象。

宋嘉树叹气道:“像我这样的人,人家当面喊我洋鬼子,姑娘见我躲得远远的,哪家敢招我作女婿?”

“别这样想,你除了个子矮一点,人还是蛮精神的。姑娘有的是,怕是还攀不上你呢。”牛尚周安慰道。

回家后,牛尚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商量着把19岁的妻妹倪桂珍介绍给宋嘉树老弟。

牛尚周的岳母是徐光启的后裔,一家都信基督教;与家庭教师倪先生婚后生了3个女儿。旧中国崇尚女子三寸金莲之美,但小女儿倪桂珍一缠足便发高烧,于是,倪母放弃了。三小姐有双大脚,是婚姻的“困难户”。

但三小姐爱好读书,5岁学习汉字、书法和经书,8岁上过女子学校,14岁被送进上海培文女子中学,17岁中学毕业。她数学成绩好,会识谱弹钢琴。

牛尚周跟倪家大小姐倪桂清(也有写作“桂金”的)结了婚。牛尚周的表兄和学友温秉忠娶了倪家二小姐倪桂姝。

周末,牛、温两人带宋嘉树来到教堂,偷偷观看倪小姐唱赞美诗。据说,宋嘉树见倪小姐身着翡翠色的旗袍,脸颊丰满,笑靥动人,眼神温柔,是一见钟情的。

另有一说是:1886年7月下旬的一天,几位中国籍牧师和教徒相约培文女校搞一次聚餐会。走进培文女校,便传来悦耳的钢琴声,宋嘉树径自朝琴声传来的地方寻觅而去,透过窗户,他看见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就是倪桂珍。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两人一见倾心,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牛、温两人趁热打铁,又向岳母介绍了宋嘉树的优秀人品。正在为小女儿婚事发愁的倪母很快应承了,表示这门亲事可以考虑。

而这边,宋嘉树是个“一急四快”的性格:性子急,吃饭快,走路快,说话快,办事快。

1887年夏天,22岁的宋嘉树与19岁的倪桂珍结婚。两人从相识到结婚,前后不到2个月,期间既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也没有更多的浪漫约请。

婚礼是按照基督教的仪式在嘉定城西门外虬桥北堍的“善牧堂”举办的,由传教士克拉伦斯·里德主持。中午,倪家又举行了传统的中国家宴,商业、银行、军界、政界的客人来了不少,坐满了25桌。

婚礼之后,宋嘉树带着新娘倪桂珍前往昆山度蜜月。

婚后,宋嘉树、倪桂珍夫妇19年中生了6个子女。

这一切,都靠了男红娘牛尚周的成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他,成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宋家王朝”。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